作為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的燈光秀可謂是外灘一道亮麗的風景。然而,你也許不知道,它背后的每一盞燈,都充滿了“智慧”。在白天,燈具會自動感應外界光的強度,自動調節亮度。在達到照明效果的同時,又降低了能耗,這樣下來,一年節約用電量大約在1000萬度左右。而這整座大廈十幾萬盞燈的復雜照明系統,從安裝到管理,再到運營,都是由上海儀電——這個老牌的上海國企在承擔。
作為一家以制造業起家的國企,上海儀電上世紀曾占據全國儀電工業的“半壁江山”,而如今,上海儀電已經升級為智慧城市領域的領軍企業。在這家領軍企業的“宏偉藍圖”中,中國未來的智慧城市會是什么樣子?上海儀電(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蔡小慶在今天的“海派匠心:2016對話國企領導”系列訪談中表示,智慧城市是一個永遠在路上、不斷升級的過程。
“關于智慧城市,并沒有一個定性的描述,在國際上,大家認為智慧城市不僅意味著社會的信息化,還寄托了人類對于創新的理解,與生態、自然更加和諧相處的理念,所以我覺得智慧城市是一個永遠在路上、不斷升級的過程。”蔡小慶認為,之所以叫“智慧城市”而不是“智能城市”就是因為“智能”是技術,而“智慧”則上升到一種文化、哲學層面。“是要求我們如何更加聰明地、更加智慧地去做事,讓我們城市變得更加美好。”
在蔡小慶看來,智慧城市生態圈的打造,是企業的機遇,也是人民的福祉,他認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應該更加社會化,政府和社會資本應充分合作,通過技術的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最終實現“強政”、“興企”、“惠民”這一終極目標。
智慧城市能讓我們的生活更高效。蔡小慶認為,智慧城市的建設,能讓公共資源更加精準地投放,提高使用效率減少資源浪費。
智慧城市能讓我們的生活更綠色。節能環保也是智慧城市的要素之一,蔡小慶介紹,文章開頭所提到的上海中心所使用的綠色、智慧的照明,也已經開始廣泛滲透到城市和百姓生活中,LED等已廣泛取代了以前的傳統光源,它不但能耗更低,而且壽命更長,極大節約了成本。
智慧城市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安全。餐桌安全是市民普遍關心的問題。上海儀電與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員會一起合作,建立了一套餐廚廢棄油脂管理系統,運用物聯網技術,全程監控廢棄油脂的流向。“上海大概六萬多家餐飲企業,這套系統現在已經覆蓋了大約兩萬多家。”“蔡小慶認為,有了這套系統,廚余廢棄油脂可追蹤、可追溯,提高了監管效率,讓市民吃得更安心。
在智慧城市領域的深耕細作,也讓上海儀電收獲了實實在在的創新紅利。近5年來,上海儀電的主營收入和凈利潤,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逾16%和近26%。凈資產收益率則保持在10%以上,是系統平均值的2倍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