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上海市政府印發了《上海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十三五”規劃》,根據規劃,到2020年,上海信息化整體水平繼續保持國內領先,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初步建成以泛在化、融合化、智敏化為新特征的智慧城市。
圍繞提升市民對智慧城市的感受度,上海已持續4年開展了智慧城市體驗周活動,通過策劃組織一系列的活動和專題宣傳,讓全社會關注智慧城市發展,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營造有利于城市宜居、便捷、高效、智能發展的環境。今年體驗周期間,還舉行了新版“市民云”app上線以及智慧城市建設形象標識發布儀式。作為一站式城市公共服務平臺,市民云已經為超過570萬用戶提供了個人數據、公共服務和辦事預約等服務,匯聚數據和應用等服務資源,通過電腦、手機、電視、自助機等多種智能終端,滿足市民個性化需求,提供隨時隨地的便捷服務,并采用大數據技術,進一步為市民提供主動性、智能型服務。
完善便民惠民的智慧生活服務
上海目前已經形成了可以比肩國際水平的智能化應用平臺。智慧交通,上海已基本建成以道路交通綜合信息服務(智行者)、公交信息服務(上海公交)、公共停車信息服務(上海停車)等為主干的交通信息化應用框架,公交車實時到站信息基本覆蓋中心城區及郊區主要地區的所有公交線路,部分公交車上已經開通WiFi無線網絡覆蓋。智慧健康,在醫聯平臺和電子健康檔案的基礎上,上海推動了65家試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市級平臺的對接,分別在“就診流量”、“延伸處方”等五個方面進行綜合管理和數據展示。如今,在單點突進的基礎上,圍繞需求打造市民服務的統一入口平臺,將來市民只要打開一個APP,各類行政類和公用事業類的服務將實現一個入口登錄。
形成縱深立體的城市管理信息化格局
近年來,上海圍繞城市精細化管理和社會協同化治理的目標,聚焦網格化管理、區域聯勤聯動、基層社區治理、城市運行安全保障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智慧城市應用。城市綜合管理信息平臺進一步向基層拓展,全市213個街鎮基本完成了平臺建設,村居工作站覆蓋率超過50%;針對環境的綜合治理,推進上海建立市環境應急與輻射管理系統、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系統建設,開展上海市建筑工程揚塵和噪聲在線監測管理系統建設工作,目前已接入工地、道路、攪拌站、碼頭堆場等1000余個現場監測點。加強食品安全的綜合監管,目前上海市食品安全追溯平臺已有近2萬家食品企業注冊,其中1萬余家食品企業可查詢數據,數據累計近3000萬條。市民可通過網站、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進行信息查詢。
建立與經濟轉型升級相匹配的智慧經濟
按照國家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戰略要求,以及近期國家提出的加快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的行動部署,圍繞供給側改革的要求,以及加快新經濟發展模式創新的需求,近期上海相繼出臺了《上海市加快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發展實施意見》和《上海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應用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明確未來3-5年上海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以及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同時,積極推動分享經濟等基于互聯網的新經濟發展,鼓勵互聯網企業與傳統行業的融合互動。上海已經成為全國重要的互聯網金融產業高地,匯集了包括銀聯、螞蟻金服、匯付天下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此外,結合自貿區建設,上海在跨境電子商務、跨境支付結算、電子口岸通關便利化等領域也走在全國的前列。
構建透明高效的智慧政務服務
構建集約高效的電子政務云,以“集中+分布”為建設原則,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依托政務外網,統一為各部門提供服務,目標是在全市最終形成“1+16”市區兩級云體系。同時,持續推動政府公共數據開放,上海市政府數據資源目錄管理系統共匯聚和發布了市級預算部門數據資源目錄數1.5萬條、數據項21萬個,政府數據服務網累計開放數據集近1000項,涵蓋了經濟建設、資源環境、教育科技、道路交通等12個重點領域。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渠道,實現法人庫數據在區縣的全面落地和共享使用,為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網上政務大廳、事中事后綜合監管平臺等提供法人數據支撐,在上海浦東、徐匯、黃浦、寶山、長寧、靜安、楊浦、普陀等區啟動事中事后綜合監管平臺建設。
打造智慧城市示范性的“新地標”
目前,上海在50個社區開展了智慧社區試點,將信息化的管理和服務理念作為支撐基層治理,完善社區功能,增強市民體驗的重要內涵,社區事務一口式受理模式正在加快部署,O2O模式的社區服務蓬勃發展。在7個市級商圈推動了智慧商圈建設,鼓勵傳統零售服務業積極擁抱互聯網,在改善市民購物體驗的同時,提升了商圈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機互動,并激發形成商業大數據的機遇。在14個郊區行政村開展了智慧村莊建設,圍繞農村居民的信息化能力提升、農業生產的智能化改造、農村地區的信息網絡和服務覆蓋開展了大量的工作,城鄉之間的“數字差距”不斷縮小。
此外,信息基礎設施、數據資源開放共享、信息技術研發和產業化、信息安全保障等智慧城市的支撐體系進一步完善。特別是上海的網絡就緒度和網速保持國內領先。光纖到戶覆蓋全市940萬戶家庭,進一步提高光纖到戶實裝率,全市家庭光纖入戶率達到58%,家庭寬帶平均接入帶寬達56M,固定寬帶用戶平均可用下載速率達13.5M。今年繼續開展千兆接入規模試點,在去年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覆蓋率。